劳务派遣工和临时工权利相等
很多人都在找工作,都是直接通过青岛劳务派遣公司运送,有利于人员的合理调配,一方面也有利于失业人员很快就能重新就业。他们大多是下岗工人和农民工,文化水平和业务技能等就业能力相对较弱。在加工生产企业中,一般从事叉车、造型、搬运等又热又脏又累的工作。第三产业的派遣工人主要从事电话服务和推广。综合企业派出的工人主要从事设备维修、生产运营、营销等工作。保安、司机等。也是劳务派遣工比较投入的工作。
由于劳务派遣工的独特特殊性,劳务派遣工的临时性地位是注定的。他们不是企业的“正式员工”,随时有被辞退的危险,对企业缺乏归属感,在企业的发展空间有限,不能享受“正式员工”的福利待遇。据调查,“用人单位不需要人,用人单位没有合同”的“身份怪胎”往往导致派遣单位和用人单位参与落实员工合法权益时出现“踢皮球”现象。
虽然法律的严肃性毋庸置疑,但有专家和劳务派遣工担心法案能否真正落实到位,因为一些地方所谓的“中国式执法”很可能使劳务派遣工在修正案实施过程中畸形甚至走样,就像有业内人士开玩笑说劳务派遣工是穿着“马甲”的临时工一样。在采访中,一些国有企业表示,他们试图以外包的形式解决劳务派遣公司的标准化问题。虽然用人单位认为这只是过渡期的无奈之举。但在业内很多人和劳务派遣工眼里,这其实是借口,是单位逃避监管的惯用伎俩。